(相关资料图)
津滨海讯(记者 李婷婷 报道 刘汯林 摄影)滨海新区大港太平第一小学和太平村二中位于滨海新区太平镇,这里的学生们个个都是小小“科技达人”,这要得益于学校持续多年开设的科技教育课程。
来到大港太平第一小学,一走进校园里,记者发现,每一层楼都几间科技创新项目教室。在其中一间教室内,孩子们正在进行2V2台球训练赛。孩子们两人一组,通过手中的遥控指挥台面上的小车,相互配合,全力争取比赛的胜利。通过这样的科技比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默契和合作意识。
2v2台球赛项目只是大港太平第一小学开展科技教育课程的一个缩影,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科技与学科的融合,让知识变得有趣,让学习变得生动。几年来,学校陆续建设了5个科技专用教室和两个室外场地,并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空中机器人、WER机器人、科学制作、电子百拼、海模、航模、车模、科幻画等社团活动的开展,让以往学生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高科技,如今在学校里就可以近距离接触。“科技教育课很受欢迎,老师们想方设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将每节课的前5分钟设立为“科技万花筒”时间,在这个时间,学生可以讲科学小故事、播报科技类新闻、讲自己的学习体会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大港太平第一小学科技辅导员刘培柱告诉记者。
“虽然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校,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为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大港太平第一小学校长王慈源介绍,“学校一直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教育之一,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全员参与率以及组织各种精心的科技教育活动 ,逐步提高了学生学习、运用、创新的科技教育氛围。”
除了大港太平第一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学校的滨海新区大港太平村第二中学也十分重视科技特色教育。自2018年以来,该校探索引入了WER编程机器人项目,后续在太平镇政府和教体局的支持下,又先后引入了综合技能和智慧物流科技项目,学生们也都在各类科技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比较擅长编程,所以我在我们科技小组里负责编写程序。通过参与学校的科技课程,我学到了很多科技知识,让我知道了科技并不神秘。这也让我在学习上我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升。”一位学生点赞道。
“一方面我们承担着科学普及和科学素养提高的重任,另一方面我们也承担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意识的这样一个基础性重任。”大港太平村第二中学校长魏金敏介绍,“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农村的孩子创造了走出去接触现代科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挑战和更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索, 让农村的孩子建立信心,在他们心底埋下了科技理想的种子。”
经过多年的摸索尝试,太平镇辖区内各中小学已经形成了具有农村特色的科技教育普及课程体系,累计近万名农村学生受益。学生们多次出征各级各类人工智能比赛,获国家奖项60人次、市级奖项近300人次。太平镇也将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 ,引导更多的孩子们参加技能大赛 ,提升孩子们的本领,帮助他们撬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